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144章

關燈
第144章

第二天一早,天幕異像在眾人翹首以盼的期待中如期而至。

“您關註的作者更新啦!”已經關註作者的人都收到了這樣一個提示。緊接著,天幕開啟了它的推送:《六大皇帝系列》。

眾人紛紛猜測這次上榜的會是誰?哦,不用猜了,天幕之前有預告,是朱棣。

明朝有兩位皇帝上榜,厲害了。

洪武大帝朱元璋十分期待這期的盤點,看看朱棣有什麽功績,能躋身“六大皇帝”的行列?若是他的標兒登上皇位,肯定能做到比朱棣更好。

太子朱標心中五味雜陳,四弟過於出色,他這個太子之位怕是不穩了。

他的身體是在好轉,但不一定能順利繼位。倒不是他不相信爹爹,而是朱棣能和秦始皇、漢武帝、唐太宗、宋太祖以及他爹爹相提並論,就足夠讓人眼熱,想要順應天命改立朱棣為太子。

哪怕朱棣的後代出了朱祁鎮這個敗家皇帝,也能夠包容。

清朝的君臣們心情都不怎麽好,按照朝代順序,且前面盤點的一個朝代只有一個皇帝上榜,這“六大皇帝系列”最後一個名額應該是他們大清的。

清世宗愛新覺羅·胤禛:“……”這得怪弘歷,修什麽《四庫全書》,把領先西方的科技給修沒了。

封禁《天工開物》真是一大敗筆。

若不是閉關鎖國,他大清至少應該有一位皇帝能夠躋身“六大皇帝”行列,畢竟大清的版圖在乾隆朝達到最大,疆域面積僅次於元朝。

若不是閉關鎖國,弘歷又活得太長,鐵定上榜。

若不是閉關鎖國,大清朝的科技不說繼續領先全世界,至少不會落後太多。《天工開物》是西方的科技啟蒙書,如果他們能加以重視……

做個夢,稱霸全世界。

【哈嘍,觀眾朋友們大家好,我是小蘇打。視頻開始前先感謝各位觀眾,上期視頻點讚和投幣都超出了預期,作者菌非常開心。

這期視頻,我們來盤點“六大皇帝系列”,閑話不多說,我們進入正題。】

天幕上出現了四個大字:八百靖難。

明朝之前的君臣們不知道這四個字是什麽意思,八百人平定禍亂?紛紛好奇明朝發生什麽事了?

張·八百·遼看到這四個字,想象朱棣應該是朱·八百·棣。

【朱元璋開局一個碗,用時十六年打下了江山。朱元璋的兒子朱棣,開局八百兵力,僅用四年便打下了江山。若不是朱棣是朱元璋的親兒子,朱棣可以說是改朝換代了。

要說朱棣造反,還得從建文帝朱允炆不幹人事說起。】

天幕上出現了朱棣以“清君側”為借口起兵,發動“靖難之役”的場景,那是熱血沸騰,仿佛預見了將來的封狼居胥,雖然並沒有。

但這戰功和封狼居胥相比也不差了。

唐高祖李淵無比慶幸他沒有堅持讓李世民離京,消彌了一場戰爭。允許李世民到封地當個土皇帝,都不用四年,只消四個月,李世民就能殺回來把皇位給奪了。

好在天幕異象及時出現預示未來,他十分識趣地趕在“玄武門之變”之前改立了李世民當太子。

李建成因這能夠預示未來的天幕異象丟了太子之位,失去了魏征,可以說是大勢已去,看到朱棣的事跡,想到去封地興許還能再搏一搏?

說幹就幹,他當即請命前往封地。

李淵雖然廢了李建成的太子之位,但並不是對李建成失望有了隔閡才廢的,所以李建成被廢之後非但沒有被圈禁,還當了個王爺,有自己的封地。

聽李建成這麽說,李淵扭頭看向了李世民,詢問道:“二鳳啊,這事你怎麽看?”

沒錯,李世民因為“龍鳳豬”事件,以後就叫李二鳳了。

當然“李二鳳”這外號就只有李淵敢叫。

李世民並不覺得李建成能像朱棣那樣造反成功,並沒有反對,說道:“兄長早就應該前往封地了,如今自己提出來是再好不過。”

李建成能給他第一次下毒,就保不齊會有第二次。

玄武門之變,他能射殺李建成,李建成就能依葫蘆畫瓢發動玄武門之變射殺他,還是將人調離京都更放心一點。

只要李建成敢反,他就敢在半個月內平定。

李淵點頭:“那就這樣定了,建成啊,朕給你一個月的時間準備離京,前往封地。”

李建成恭敬地應下了,等著吧。

唐太宗李世民都有點不適應了,天幕異象難得的一次這麽快就進入主題。

宋太祖趙匡胤:“???”他改朝換代就是出城打個轉的事,朱棣既是王爺又是宗室,造個反這麽難?哦,堂堂一個王爺只有八百兵,難怪了。

宋太宗趙光義並不覺得朱棣造反簡單,除非朱棣沒有去就藩。

洪武大帝朱元璋:“???”

太子朱標臉紅,是他沒有教育好兒子,同時也十分好奇朱允炆是怎麽不幹人事,逼得親叔叔起兵造反。

有本事逼人造反,卻沒有本事平定叛亂。

【明成祖朱棣,又稱永樂大帝,他還有一個廟號是明太宗,被明世宗朱·大孝子·厚熜給改成了明成祖。

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子,出生於元順帝孛兒只斤·妥懽帖睦爾至正二十年,也就是公元1360年,上頭還有三個嫡親的哥哥,只比長兄朱標小五歲。

朱棣的三個嫡親的哥哥,朱標、朱樉、朱棡都先於朱元璋去世,朱棣也就成了嫡長子。

“禮法上立嫡立長”,如果朱元璋沒有過早地立皇太孫,那麽朱棣應該是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。或許是朱元璋擔心自己在經歷了喪子之痛之後,覺得自己活不了多久,沒有希望熬死老二,所以才急著立皇太孫。

畢竟嫡子裏面,老二作惡多端,很明顯不適合當皇帝。

有老二堵在前頭,朱元璋繞過老二立老三或老四就於禮不合,倒不如另辟蹊徑,改立皇太孫,也算是一種意義上的符合禮制。】

天幕上出現了簡單明了的皇位繼承順序圖,嫡長孫排在嫡次子前面。

漢高祖劉邦不著痕跡地看了劉盈一眼,掩藏了殺意。不管他將來是扶持劉如意上位還是扶持劉恒上位,劉盈這個嫡長子都會是個阻礙。

希望他能活得長點,最好是能夠看到劉如意長大成人。

洪武大帝朱元璋沒有想到繼朱標之後,他又得再經歷兩次白發人送黑發人。活得長也不怎麽好啊!

早不死晚不死的,老二怎麽就沒有死在朱標前頭呢?

太子朱標:“……”兩個弟弟都短命啊。

“明成祖?”朱元璋遲頓地反應過來,朱棣居然也能有帶祖字的廟號?朱棣的後人當他不存在是吧?不認他這個祖宗了?

清朝的皇帝們一堆都是廟號帶祖字的,倒是不介意這個。

【太子朱標在世的時候,朱元璋盡心盡力地為太子朱標培植黨羽,不論文武,巴不得所有的開國元勳都能夠成為太子朱標的人,就連他的其他兒子,也可以說是穩固朱標太子之位的工具人。

這個弟弟犯錯了,太子朱標求情,承了太子的恩;那個弟弟犯錯了,太子朱標求情,承了太子的恩。

太子朱標在朝堂和兄弟間的威望非常高,促成這一結果的是朱元璋。】

各朝各代的君臣們:“……”不得不說明太祖朱元璋是皇帝中的奇葩啊。當皇帝的都不希望太子結黨,不想看到太子的權勢、名望太大,偏偏朱元璋反其道而行之。

太子不能沒有能力,也不能太有能力,這才是能夠讓皇帝放心的優秀儲君。

朱元璋是一點都不怕太子翅膀硬了之後逼父退位啊。

【太子朱標病逝之後,朱元璋不想把皇位傳給作惡多端的老二,又見現存的大孫子朱允炆侍疾十分動心,孝感動天,便立了朱允炆為皇太孫,將來好繼承皇位。

但是朱標去世的時候,朱允炆還只是一個十來歲的孩子。

朱元璋擔心那些老臣不會服這麽個小孩當皇帝,便開始了血腥大屠殺,功臣良將幾乎都被朱元璋給殺絕了,這才放下了心。

但是朱允炆不放心啊。

開國元勳是被爺爺殺了不少,但是他還有一堆當王爺的叔叔啊,爺爺為他清理朝堂,怎麽就把這些人給忘了呢?】

秦始皇嬴政:“……”這朱允炆還真是孝死了。

太子扶蘇想到了胡亥登基之後對兄弟姐妹的所作所為,預料到朱允炆當上皇帝之後會幹什麽出格的事了,也難怪朱棣會反。

洪武大帝朱元璋怒火沖天,虎毒還不食子呢!

他對老二再不滿,再看不慣,也沒有殺了老二;之前他誤以為朱棣造反奪了標兒的江山,都沒有真的殺了朱棣,雖然有標兒勸說的功勞在裏面,但掌握生殺大權的是他。

這朱允炆的心也太毒了。

他留下這些藩王,是因為胡人還在虎視眈眈,天下還未一統,別說唐朝了,就連漢朝統轄的疆域,都還沒有收回來。

他不是宋太祖,天下還未平定,國家還沒有統一,就急著杯酒釋兵權。

他老了,行將就木,但是北伐不能停,還不到過安生日子的時候,若是此時懈怠了,那大明的版圖也就這樣了,再難擴張一寸。

所以,他將藩王們都封在邊疆,期望他的兒子們能夠完成他未盡的事業。

看來朱允炆只想著守成,沒有絲毫的進取之心啊。胡人未滅,外患未平,就想著先對叔叔們下手,穩固自己的皇位。

清聖祖愛新覺羅·玄燁說不出的羨慕,這就是別人家的兒子。

胤礽雖然文武雙全,監國處理政事時讓他十分滿意挑不出毛病來,是個十分優秀的儲君,但是胤礽不孝順啊。

他要一個孝順的好兒子,而不是冷冰冰的國之儲君。

不孝,難保不會造反。

【朱允炆一即位,就著手削藩。他聽取齊泰,黃子澄的建成削藩,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,逼得無法自證清白的湘王自焚,本身就有罪的齊王、代王、岷王被廢為庶人。

當然,朱允炆削掉的藩王可不止這些,還有些在血緣上比較遠的藩王爵位也被削了。

燕王朱棣無過,暫時逃過一劫。

據說朱棣為了做起兵前的準備爭取時間,曾裝瘋賣傻,還有種說法是裝病。很可能裝瘋賣傻和裝病都不實,畢竟湘王都被逼自焚了,燕王裝瘋賣傻也好,裝病也罷,能比的過自焚?】

【齊泰,黃子澄,方孝孺三人被後世之人戲稱為“建文三傻”。朱允炆聽了他們的,等於就是引火自焚了。

“削地,減人,討伐”妄想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削藩成功,操之過急,也就引起了藩王的激烈反抗。

相比之下,燕王削藩的手段就要溫和的多,采取溫水煮青蛙的方式。等到那些藩王反應過來了,已經為時已晚,翻不出什麽浪花了。】

【如果朱棣沒有起兵造反,最終難逃被廢為庶人的結局,而建文帝的歷史評價也不會很低,減輕賦稅,發展農業,勉強可以說的上是一位明君,只不過大明要和弱宋一樣,再也別想收覆失地。

沒有朱棣,就沒有奴兒幹都司。

雖然東北那塊地方基本上都是朱元璋平定的,但設立奴兒幹都司對東北進行管轄的人是朱棣。】

漢景帝劉啟想起了“七國之亂”,當時面臨著和建文帝朱允炆一樣的境地。只是他平亂成功了,得以和父親一起開創“文景之治”,若是建文帝也能平叛成功,想必也能開創盛世。

果真是成王敗寇。

漢武帝劉徹嗤笑一聲,朱允炆也太看得起自己了,剛登上皇位,還沒有一套自己成熟的班底,就想著削藩,想效仿漢景帝?

關鍵是朱允炆沒有自己的武將啊,正如天幕所說,都被朱元璋給殺光了。

效仿他那是不可能了。

他的推恩令效果太慢了,要想有效果得靠幾代人來熬,不適合朱允炆。朱允炆能效仿的只有漢景帝,也確實是這麽做了,但是卻並沒有做好應對藩王叛亂的準備。

漢景帝的前車之鑒啊。

洪武大帝朱元璋是認可朱允炆削藩的,削藩沒錯,步驟也沒錯,只是操之過急,哪有剛坐上皇位就開始削藩的?還想著在一年之內搞定?

太子朱標不由得反思,他是不是把兒子教的過於天真了?

明惠宗朱允炆:“???”他的左膀右臂是建文三傻?

齊泰和黃子澄面面相覷,之後竟是異口同聲地對建文帝說道:“陛下,這藩還接著削嗎?”眼下湘王、齊王、代王、岷王都還好端端地活著,只是先收拾了其他關系遠的藩王。

朱允炆很想說:“削,接著削,先殺朱棣!”但是硬生生地忍住了。

先前天幕預警燕王朱棣會奪取他的江山時,朝臣勸他先下手為強,將燕王朱棣召至京師問罪,他沒有答應,想著等到天幕批判朱棣的時候,再抓也不遲,哪成一想……

哪成想朱棣會上“六大皇帝”榜啊,這下好了,朱棣是萬萬不能殺的。

朱允炆閉眼,嘆息著說道:“朕會下罪己詔,削藩的事暫且不要提了,當務之急是先安撫那些藩王。”

說罷,他深深地看了齊泰、黃子澄和方孝孺三人一眼,好個“建文三傻”!

【朱允炆削藩操之過急,逼死親叔叔,逼反了朱棣,成就了永樂大帝朱棣。朱棣登上皇位後,改年號“永樂”。

他五次禦駕親征漠北,由太子朱高熾監國,政事交由太子處理。

後世之人戲稱,朱棣是朱高熾的征北大將軍。】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